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金融家|赵志宏:元宇宙银行(Meta Bank)——虚拟银行2.0

文/赵志宏 当代金融家 2022-06-19

商业银行应以开放、积极的态度拥抱元宇宙时代,不断迭代优化实现真正意义的生态化转型。
来源 | 《当代金融家》杂志2021年第12期



2021年10月28日,扎克伯格宣布脸书(Facebook)改名为“Meta”。扎克伯格在《创始人的信:2021》(Founder's Letter 2021)中解释:“我们正处于互联网下一个篇章的开端。”扎克伯格创建脸书时,人们多在网站上输入文本,后来互联网变得更可视化、更移动,从桌面发展到网络,再到移动设备,从文本到图片再到视频。但这不是终点,下一个平台将更为浸入式(Even more immersive)。扎克伯格认为,这将是“全体验的互联网,你是亲身经历者,而不只是观看者”。这被称作Metaverse(元宇宙)。当前,对元宇宙的理论模型、技术基础、进化方向的讨论方兴未艾;但业界鲜有对元宇宙商业银行的讨论,本文基于元宇宙构想对商业银行构建服务模式进行初探。正如现今世界也将是未来元宇宙世界的组成部分一样,当前颇受业界关注的生态银行是元宇宙银行的孵化者,在生态银行所具有三种展现形式(走出去、请进来、联合共建)中,元宇宙银行属于银行“走出去”到客户生态体系中构建虚拟银行的升级版。


1

元宇宙与元宇宙银行


从消费互联网时代,再到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三足鼎立时代,都是互联网科技变革趋势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相互渗透、彼此促进下的统一演进共振。元宇宙是基于互联网而生,与现实世界相互打通、平行存在的虚实融合世界。这不是一家独大的封闭宇宙,而是由无数个虚实生态并行组成的不断碰撞且膨胀的数字超宇宙,它有鲜明的分布式生态特征。


元宇宙的构建


元宇宙概念最初来自科幻作家史蒂文森1992年创作的科幻小说《雪崩》,在共享的线上世界,使用者能够互动,甚至在虚拟世界中生活、工作。故事中创造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绝的人通过各自的“化身”进行交流娱乐。回望过去20年,互联网已深刻改变人类日常生活和经济结构;展望未来20年,元宇宙将更深远影响人类社会,重塑数字经济体系。元宇宙联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是人类数字化生存迁移的载体,提升体验和效率、延展人的创造力和更多可能。数字世界从物理世界的复刻、模拟,逐渐变为物理世界的延伸和拓展,数字资产的生产和消费,数字孪生的推演和优化,亦将实时反作用于物理世界。所以,元宇宙的本质或将承载世界万物,充分利用心理学、生物学、仿生学等科学,将物质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融合,让体验达到三维及多维极致。

虚拟身份是元宇宙最基础的维度,虚拟人技术已迭代多年,且目前具备清晰的多元商业化路径。区块链作为价值互联网的底层支撑日益坚实,跨链技术的发展将逐步解决“区块链孤岛”问题,这意味着在元宇宙层面“元宇宙孤岛”将不再是问题。未来3~5年,元宇宙将进入雏形探索期,VR/AR、NFT、AI、云、PUGC游戏平台、数字人、数字孪生城市等领域渐进式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将层出不穷。中长期看,元宇宙的基础设施与产业链包括GPU、3D图形引擎、云计算和IDC、高速无线通信、互联网和游戏公司平台、数字孪生城市、产业元宇宙、可持续能源等。终极的元宇宙联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将成为20年之后人类的生活方式,重塑数字经济体系。元宇宙将大量离散的单点创新聚合形成新物种,带来长期超越想象的潜力和机会。


“元宇宙银行”的擘画


或正如电影中的场景,通过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切换身份,自由穿梭于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在虚拟空间和时间节点构成的生态中学习、工作、交友、购物、旅游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须打开脑洞,紧跟甚至引领前沿。加快科技能力的全面提升,以生态银行模式构造虚拟和现实连接的元宇宙银行,是商业银行迫在眉睫的发展要求。

基于元宇宙技术,元宇宙银行并非一定是在特定元宇宙中“实际存在”的虚拟网点,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服务”。客户通过穿戴设备进入元宇宙后,一方面可使用特定虚拟身份“一键直达”银行厅堂,由AI虚拟员工引导;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特定指令在元宇宙中随时“召唤银行”,使用相关服务。元宇宙银行向用户实时推荐最优行动、预期关键决策并实现决策或任务的自动化,全渠道无缝覆盖各类产品服务,实时同步触达实体和线上情景;同时,元宇宙银行以区块链加密实现身份唯一性检验和风控合规,真正实现生态化、敏捷化、安全化的服务体验。被誉为“元宇宙第一公司”的Roblox总结了元宇宙所必须具备的八大要素:身份、社交、沉浸式体验、低延迟、多元化、易进入性、经济系统以及文明。作为超级中介的生态银行与元宇宙的需求非常契合。生态银行在结构上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基于分布式协同、分布式共识的方式来完成决策,是在尽量充分挖掘、利用、释放群体智能,基于分布式技术记录生态中的差分信息,就是在为生态银行的差分进化提供输入。基于此,生态银行可为元宇宙社区提供包括硬件、网络层、计算力、虚拟平台、交互工具和标准、支付方式以及内容、服务、资产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和中介支持。举例而言,元宇宙银行最基础功能是:元宇宙世界中有完整运行的经济、货物、内容及IP,人们通过可穿戴装备等设备进入元宇宙世界。用户和公司可在元宇宙银行的沙盒中进行内容创作,商品交易,并以区块链加密为保障。人们能够在元宇宙之中,进行一切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并通过实体银行构建的元宇宙银行,达成虚拟资产与现实世界资产的官方互换渠道。

元宇宙中,虚幻与现实边界模糊,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合规重要性更为突出。元宇宙银行还可充分发挥此方面专长、积累,打造可向元宇宙世界广泛输出的关键能力和服务。


2

元宇宙银行的服务特征


元宇宙的关键特点在于“A feeling of presence(参与感,现场感)”。基于此,元宇宙银行可以做能想象到的任何事情:除了对公对私传统业务、虚拟与实体货币兑换等金融服务,或许还能通过构建各种类型的虚拟生态场景,提供子女老人托管照护、创客和创业空间、工作和学习辅助、玩乐和购物支持、亲朋好友相聚场景等服务内容;还有其他一些全新服务,可能是我们在今天未曾设想的、实体网点或手机银行无法提供的全新体验。


无感泛在的全天候服务


不论对公还是零售客户不必按照银行“工作时间”到实体网点取号排长龙,利用自身在特定元宇宙的、被认证的虚拟身份,全天候通过特殊硬件设备进入元宇宙,便捷调取使用智慧化敏捷的银行服务,真正实现“无感泛在”。例如,透过元宇宙银行各种与实体网点功能相近、但更加智慧的虚拟机具,智能识别匹配企业法人的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真正实现遥距开户。

进一步推而广之,属于元宇宙标配的VR/AR眼镜、体感设备等,在与银行的风控、反欺诈等传统专长充分结合后,有望成为元宇宙社会普遍通用的身份验证与校验公共基础设施,推动全社会加速迈入零密码、零信任的超便捷时代。


重构客户互动模式


在元宇宙中,银行与客户的互动将更强调沉浸感和融入客户旅程,是更强调精准遵从客户心理综合诉求的“体验式运营、体验式营销”。譬如在营销方面,银行导流的入口可能是元宇宙游戏或元宇宙漫游行程途中的“装备升级包”“开箱有礼”等形式,或是通过AR技术直接嵌入到人们现实逛街购物过程中的现场消费优惠活动。在客户运营方面,银行可由真人业务人员(或客服)的数字化分身与客户一起在元宇宙里“散步”的过程中完成答疑解惑、需求交流、业务办理等。


线上线下链接的“必由之路”


在元宇宙中,虽然数字资产的鉴证、保存、撮合、交易等可在区块链上完成,但相关的认证、反欺诈、保全等,特别是线上线下的联结必须遵照一定的规则和兑换机制,而提供这种机制保障的最优解之一就是元宇宙银行。依托商业银行的信用基础,元宇宙银行可以实现场景嵌入、数据驱动、智能联动,与其线下母行实现微秒级数据加密传输,跨次元即时认证,有效打通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经济往来。


仍需长期进化的风控合规体系


元宇宙在融合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保障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对应的基础上,还需要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实现“自动、实时、精准、敏捷、进化”的5A风控全新层级,实现自感知、自分析、自决策、自执行,建立并不断进化适应于元宇宙社区的风控工具和标准化流程,通过可复制、“工业化”的方式构建、测试、部署和监控模型。

商业银行从生态银行向元宇宙银行进化的过程中,将会面临大量的伦理风险、监管风险。比如,元宇宙的参与者包括有真身与化身(Avatar,或称为分身)形态,两者之间在技术上的边界趋于交融、模糊,但在法律上存在权责界定的伦理风险。此外,虚拟资产将成为元宇宙非常重要的一类经济资源,但如何确定虚拟资产的权属关系仍然是一个未解的问题。再者,元宇宙中的经济规则与机制尚不清晰,可能会与目前的互联网经济系统有重大区别,元宇宙可能从一开始就会在利益分配规则上更加注重规避平台垄断现象的产生。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之内,围绕“元宇宙”将会存在不少炒作及浑水摸鱼行为,元宇宙银行需发挥生态银行“自进化”特质,风控及合规能力体系随元宇宙世界的迭代演进及时调整、完善。


实时定制极致的个性化金融服务


元宇宙中的客户旅程极度个性化,这决定了银行在服务供应上应具备极致的个性化定制能力。在元宇宙世界中,客户的日常旅程将仅受限于想象力,能在各种场景、各个生态间自由穿梭,上一秒还在足球比赛“现场”呐喊助威,下一秒可能就已经在邮轮上“远洋”航行,再下一秒则可能直接守在家具工厂的生产线旁,查看所订做的智能座椅;甚至,客户可能借助在元宇宙里的不同化身(或分身)同时参与到多个不同的场景、生态活动中。 

一方面,银行应积极参与客户非金融活动场景的创造。元宇宙银行可与生态伙伴合作,基于图像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自然语言交互处理技术,以微秒级的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分析,根据客户兴趣和虚拟身份选择,自动拟合展开个性化的客户旅程场景剧情,实现客户在同一旅程中多种模式间的无缝切换,前端互动界面接口的设计应保证灵活性,保留并不断更新互动情景。

另一方面,元宇宙中客户的金融需求均产生于极度个性化的场景以及由这些场景串联而成的极度个性化的旅程之中,元宇宙银行需要持续升级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基于近乎全维度的标签数据等进行客户画像,对客户风险偏好做出精准判断,借助AI技术智能感知客户旅程,实时为客户贴身定制能无缝耦合到客户旅程之中的金融服务内容、服务流程,让客户感受到随叫随到、无感泛在且一人千面的元宇宙金融体验。


促进资产形态与资产理念的发展


在元宇宙中,“资产”本身在形态上将进一步数字化、智能化。元宇宙银行应成为这一趋势的引领者,积极运用智能合约等技术,充分发挥数字资产、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特征,尽早构建起“数字财富”的管理服务能力体系。

资产形态的数字化,会引起人们“资产观、财富观”甚至社会伦理的演变。有观点认为,在终极元宇宙时代,人的肉体会消亡,意识会以某种形式保存并生活于特定的元宇宙中,形成“永续生命”。那么,根据行为数据集合分析,“永续生命”的资产配置,包括现实资产处置、虚拟资产增值、线上线下兑换等方面,需要元宇宙银行的专业支持,保障“永续生命”在元宇宙中的长期生存。


3

元宇宙银行的业务模式畅想


未来,元宇宙的商业模式是一种分布式商业的形态,银行服务将深度融入服务场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元宇宙银行及其母行面临着高度透明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在个人业务方面,为了更好地获客、黏客,须通过精准画像定位,以生态银行模式在特定元宇宙中敏捷搭建符合客户需求的各类场景。

对于元宇宙银行的业务模式,可做以下畅想:在服务接入方面,客户通过可穿戴设备、使用自身可被验真的虚拟身份进入。客户并不一定到达特定位置“虚拟网点”,而可通过特定指令实时调用各类金融服务;虚拟员工、虚拟柜面及虚拟ATM机未必“出现”在客户面前,而通过语音、对话框等形式实时呈现给客户。例如,当客户设计和建造房子时,可通过指令实时调出元宇宙银行;元宇宙银行自动感知客户需求,结合客户行为数据、爱好特征、资金情况,迅速链接元宇宙地产商推荐各处地块空间、迅速链接元宇宙设计师设计各类建设方案、迅速根据各种方案搭配提供融资及分期服务方案。

在元宇宙中,商业银行通过模型扩展将业务柜面按银行产品及对公对私细化和虚拟化,如理财柜台、外汇柜台、票据柜台等,方便客户在虚拟状态中快速定位业务。同时,可穿戴设备植入大量收集用户行为数据的传感器,银行可根据收集的数据完善产品业务,提升营销成功率。

在体验方面,可穿戴设备通过强大的视觉效果,多感知信息呈现的方式,极具浸没感的体验氛围,提升客户数字体验。如AI财资管家可将相关投资组合建议投放到客户的眼前,具象展示相关业绩和方式。将图表数据以美观清晰的三维形式展现,将信息无限量“摊铺”在用户眼前,并通过手势来轻松完成互动操作。越来越多的个人客户将在虚拟空间的移动生活和产业应用场景中使用银行业务,银行在元宇宙中提供生态化的服务供给,在核心客户旅程中嵌入个性化决策,了解其应用情景与需求,设计有价值的产品服务并引入相应的非银产品,通过代客自动决策和执行的智能技术,确保金融操作更为私密安全,敏捷、无感、泛在、无缝地提供卓越客户体验。

元宇宙会产生新的价值。元宇宙中,由于高度数字化且虚拟,“创造”将成为普遍的基础活动。就像好的文学作品,读者各有解读,并由此衍生出许多全新的作品,可能远超作者最初构想。就元宇宙银行而言,当银行产品被很多人使用形成网络时,它将更敏捷地自进化迭代。一方面,越多人用,使用场景和方式就越多样,就有更多用户的体验反馈,银行就有望在不侵犯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相关信息,从中获得灵感,并驱动AI自主开发出新功能,推动产品自迭代。另一方面,用户本身也将更深度地参与到银行产品的创新、搭建甚至运营过程,成为符合合规要求的银行“共建共营”者。

扎克伯格在Facebook更名时表示:“是时候了,我们要使用一个新的公司名称,来包容我们所做的一切。体现我们是谁,我们希望创造什么。我们的使命仍然不变,还是为了让人们彼此相聚。”有的人认为元宇宙银行“太过遥远、不切实际”;但笔者认为,银行不能像在移动互联网盛宴中姗姗来迟那样,再次丧失元宇宙时代的先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银行只有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光耀生命》作者所言,“正确的姿态总是放松的,即便你伸展到极限也是如此。”虽然面对内外部多种挑战和压力,商业银行仍需要以开放、积极的态度拥抱元宇宙时代,逐渐建立线上线下强链接的分布式链路,不断迭代优化实现真正意义的生态化转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所供职机构意见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当代金融家•监管科技|证监会科技局刘铁斌:筑金融科技新生态 赴数字化转型新征程

当代金融家•监管科技|易盛技术康乐等:打造赋能期货市场发展的V6.0结算系统
当代金融家•百年党建|王金山:北京农商银行  聚力乡村振兴  献礼建党百年
当代金融家•监管科技|中金所技术公司鲁继东等:突破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难题
当代金融家•百年党建|中国人寿袁长清:一尊列宁铜像与新疆“大银行”的故事
当代金融家|北京银行杨书剑:以绿色金融“活水”助力“双碳”目标完成


原创声明:本号所刊登署名文章,如非特别说明,皆为原创或作者授权发表。

转载务请注明出处:转自微信公众号 “当代金融家(bankershr)”。



《当代金融家》杂志现已同步入驻:一点资讯、网易号、百家号等媒体平台。欢迎关注~~

今天因为您的点赞,让我元气满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